管理難,就如莊家與賭徒;管理不難,就是原理原則...

Apr. 14, 2020

目標錯誤,後續手段就沒有意義了

從問題分析與解決的角度,談談政府救DRAM產業的一場戰爭

看來DRAM產業的紓困方案,已經得到最後的結論了,政府決定要救,但不是救企業,而是救產業。不針對個別企業,要以整個產業的競爭力來思考,最後決定成立一家公司,台灣記憶體公司(TMC,似乎好像這將是TSMC第二的那種味道),整併再重新出發,以圖挽救病入膏肓的DRAM產業。

很多人給於正面的評價,甚至有人說這是馬政府上台以來,唯一正確的決策。但也有很多人存在高度的疑慮,如工商時報的請問宣總裁的四個問題等等。這些問題枯且不管,單純從目的面的角度來看,這樣的措施是否可以達到預期的目的?還有哪些的課題必須面對?事實上還有一籮筐的問題有待正視。

問題分析與解決是一般管理上都必須了解的管理技巧,不管問題大小,不論層級高低,問題無所不在,所以問題分析與解決的能力,是績效是否得以彰顯的重點指標。雖然手法很多,林林總總一大串,但基本上都是師出同源,就是邏輯概念。

先談談DRAM產業的問題。到底DRAM產業出了甚麼問題,非得要政府紓困不可?很多人都會罵那些經營不善的企業主,沒有社會良心,掏空企業等等。想想如果您也是一家企業的經營者,您會一開始就打定主意掏空公司嗎?有的,這種經營者當然有,但畢竟是少數,大部分的倒閉企業都是在不知不覺中,公司面臨經營難題時,在走投無路下,起了歪念頭。相信任何企業都想要永續,卻看不到永續的邊,就像人生一般,永遠只能看到今天。

DRAM產業曾經風光過,各位看官如果有興趣的話,把台灣DRAM產業的發展史打開看看,從1985年,台灣人開始投資DRAM產業以來,砸下去的錢大概不下兆元,但整個產業有賺錢嗎?答案是沒有。台灣最大DRAM廠的老闆,每次在一些外部的研討會中,都會標榜該公司的技術已是世界一流、成本也是最低的,驕傲的要日本人退出市場。

一個技術一流、成本最低,卻賺不了錢的產業,是否代表這種產業不值得經營,因為沒有市場價值?還是因為台灣人那種價格殺手的嗜血賭性,讓一個本來很好的產業,落到萬劫不復的邊緣。以個人的觀點來說,政府的紓困方案還有一籮筐的問題要解決,前景並不是那麼的光明一片。

很多人會不以為然,已找對人(宣總裁)了,政府做法也是採取整合力量與國外大廠談判,台灣優勢十足,為何還不能樂觀?個人的看法很簡單,因為政府的目標本身就是錯誤的,而且也代表還沒看清楚產業的問題所在。這次TMC的目標是要做到市占率60%的規模,與韓國三星正面對壘。一個眼光只看競爭與只強調經濟規模的產業,微利將是唯一不變的法則;微利,就是台灣企業無法大力投資研發的根本因素之一,如果永遠都是微利,一段時間後,同樣的歷史還是會出現,屆時又如何?

「大者恆大」這句話如果沒記錯的話,這是以前曹興誠先生第一個說的,請問曹先生還會認為「大者恆大」嗎?會這樣說的人,代表歷史沒讀透,歷史告訴我們的是大者恆亡。前陣子雜誌上的驚悚標題:『再見郭台銘時代』,相信郭先生一定憤憤不平,但各位不彷從五年十年的角度來看,這樣的觀點其實很正確,只是時間問題而已。

Latest comments

03.11 | 01:10

上述11點,能做好好難~
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,不過覺得好扯,管理應該是變形的/彈性的,把它「標準化」「規格化」似乎不妥,即使是最低標準,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?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=合規就好呢?

03.05 | 22:09

My sentiments exactly!

Share this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