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理難,就如莊家與賭徒;管理不難,就是原理原則...

Apr. 13, 2020

不犯錯的主子

談談組織管理-II

前面說到組織要能夠穩,就必須讓三個主要功能發揮其重點職能。「帥」衝鋒陷陣,有如現今公司的業務頭頭;「參謀」當為計畫或是總經理室;而「幕僚」就好比公司裡的行政主管。有了這幾個主要功能,組織是否就穩了?答案是否定的,因為其中還有很多的組織運作技巧藏在黑暗處。譬如說幕僚的部分,幕僚要有兩種,一為好幕僚;一為壞幕僚。很多人或許會覺得奇怪,為何組織需要有壞的主管才會穩健,且聽我道來。

「王」雖英明、系統雖完善,但畢竟人終歸是人,難免會有意氣用事、剛愎自用的時候。如果組織已經走到制度化的管理,那就應該會有人提出糾正。如此一來,就等於直接挑戰領導,組織將步入動盪的開始。

要避免因為一時的疏忽,造成組織的不穩,並非所樂見的結果,此時,「壞幕僚」就凸顯其重要性,「壞幕僚」的主要功能就是代主頂過。各位有沒有注意到,只要領導者有狀況,大部分的人並不會直接挑戰領導,都是指責幕僚的不是,如:『你看!就是這些人,領導該清醒了!』等的批評,其實內心不滿的是領導,只因為不想犯上。這種文化古今中外皆然,不要以為只有中國有,嚴格而言,只要有組織,有人,這種現象就無法杜絕,所以壞幕僚還是有其必要。

問題來了,如果領導感念「壞幕僚」代過,給於多一點的方便,那組織就開始鬆動,進入衰敗的開始了。這種例子最代表性的人物就是乾隆與和珅,清朝的衰敗就是從那時候開始走下坡的。由此可見,百年老店之不易,其理在此。

昨天我們說到韓信與劉邦,今天就來談談為君與為臣之道。話說有一天,劉邦與韓信下朝後閒來無事,一邊泡著老人茶,閒話家常。只有喝茶聊天,各位不覺得太無聊了,以劉邦的草莽個性是閒不住的。忽然間劉邦就問韓信:

『韓卿啊!你覺得帳下的諸將能力如何,我們要不要來檢視一下?』

『好啊!您提名字來,我們來談談各自的看法。』韓信如是回:

『你覺得陳某某如何?』劉問:

『這個人,做事可以,帶人還不行,了不起可帶五千軍』韓答:

『嗯!我的看法也差不多,那彭呢?』劉又問:

『這個人雖有點能力,但格局尚不足,帶個一萬大兵沒有問題!』韓回答:

『那你說蕭又如何?』劉再問:

『論格局與能力,都是一個不錯的將領,帶個三萬大軍不成問題!』韓回:

這樣點了幾員大將後,劉邦說到:『你我英雄所見略同,看法一致。』.....沉思了一陣子後,劉邦突然又問到:

『韓卿!那你看我如何?』(這在政治學裡稱之為投石問路,試風球)

『主公依您的才能,帶個十萬、二十萬大軍不成問題。』說得漂亮,起碼都比其他將領高出許多,重點是問題不會這麼單純,好戲在後頭。

『韓卿!那也說說你自己吧!』劉邦點點頭後又問到:

『我韓某遇強則強,百萬大軍對我而言,小事一樁。』韓信充分表現出自信,回道:

此時只見劉邦臉色一沉,冷冷說道:『那你的意思就是說你比我強囉?』(兵臨城下,關鍵時刻。此時的回答,可謂之生死關頭,生死一念間)

韓信平靜的回話:『吾乃帶兵之將,帶兵打仗是我的專長;而公卻是帶將之才,運籌帷幄,自是難以相比!』一個不卑不亢的回答,化解一場葫蘆裡的風暴,這就是很多人在研究的帝王學。

伴君如伴虎是歷史見證,相對地巧妙的溝通技巧,卻是逢凶化吉的良方,在楚漢相爭的歷史典故裡,字字珠璣,學問、智慧信手拈來,處處為吾師也。問題是『人』一旦成功過後,學習型組織的那股向上提升力量就不知不覺銷聲匿跡,而慢慢地步入衰亡而不自知。可知,永續難!

把這些歷史借鏡套在今天的台灣政局,也是挺好玩的。馬先生貴為總統,就是古代的王的角色,以前劉院長是他的參謀,打下天下後,論功行賞,擢升為帥。或許馬先生認為既能當參謀,當個帥應該也不是問題,殊不知這個問題有很多討論的空間。

前面說過,參謀要夠前瞻,有見地,做計畫面面俱到,但帥就不是如此。帥要往前衝,在敵人面前無所顧忌,依循既定目標,勇往直前,此部分對一個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的參謀人才而言,難免會顧此失彼,結果患得患失,自然諸事不順了。劉院長畢竟還是一個好參謀,當帥似乎還沒有準備好心理建設,更重要的是這個參謀一轉職後,馬團隊立即少了一個有力的參謀,青黃不接,窘態百出。(為何王最好不要出主意?一來太忙沒時間思考,無法面面俱到;二來容易因為主觀,做出不洽當的決策,而且在逢迎拍馬的文化下,這些錯誤會被合理化包裝,結果就會一錯到底;三是為了培養團隊力量,而非一人團隊(One man show)。)魏徵很多,但李世民卻只有一個,就是因為主觀太強與經驗陷阱。

另外馬團隊也少了一位有力的幕僚。或許大家都會認為行政團隊不就是幕僚嗎?不是的,行政院團隊是主帥的團隊,馬先生的幕僚是指總統府部分,此部分似乎真的是一群沒有臉的團隊,這點倒符合幕僚的特質,問題是沒有有力的輔佐,才會讓總統出門還需要自己做筆記。

當馬先生說景氣太差不該休息時,就代表幕僚群出了問題,因為凡事都必須由這位主事者來處理,那這個組織只會看到一堆的「Yes men group」,自然無法看到績效。

Latest comments

03.11 | 01:10

上述11點,能做好好難~
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,不過覺得好扯,管理應該是變形的/彈性的,把它「標準化」「規格化」似乎不妥,即使是最低標準,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?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=合規就好呢?

03.05 | 22:09

My sentiments exactly!

Share this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