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理難,就如莊家與賭徒;管理不難,就是原理原則...

Mar. 23, 2020

風險管理表

        風險管理最重要的部分,也是常被忽略的部分,就是把風險管理前期所作的動作,轉化成為一份行動計畫。結果只看到一堆的工作,卻看不到管理的影子,碰到問題的時候,也只是輕描淡寫的一句話:這些我們都考慮過了啊!!!

        凡事要有所本,特別那些非日常性工作,一定要想辦法讓其與日常管理連結,才不致於因為忙碌而疏忽了該注意的東西,整理出風險管理表是主要的工作。常見坊間很多企業在導入FMEA,卻遲未見成果的主因,就是少了這個臨門一腳的步驟。

        風險管理表個人習慣以下列的表格模式來呈現。表格設計可以以自己的需要為之,才可能成為企業的內部工具。譬如這個表格是相對成熟的手法運用,所以沒有擺進負責人員與注意的時機。當然這只是一個範例,內容部份就留待各位自行參酌。

        風險徵兆的掌握,與管理決策的拿捏時間點,是整個風險管理的成功關鍵因素,否則功虧一簣那就冤了。甚麼是風險的早期徵兆?如何面對早期徵兆,是整理風險管理行動計畫的重點。這部分很容易會陷入到把問題發生的現象當徵兆來看待,那對於風險預防的意義就完全消失了。常被問到碰到問題後如何處理,這塊是屬於危機礎理的領域,風險管理則是以避免風險發生為目標,所以要預估出可能的變化點,就是扣板機的關鍵時刻。以這樣的邏輯來判斷,早期徵候應該是還沒發生,一旦看到這種徵兆,就可能發生風險的表徵。

        一旦早期徵候整理出來後,開始進入執行階段,以壁管理、或是行動計畫表來管理都可以,但因為風險徵兆有時只是一個狀況而已,所以被賦于任務的負責人員,必須主動的將早期徵候的項目,做最佳的掌握,並定期的提出風險管理報告,讓組織內的人員隨時都能維持必要的警覺性。

        這個動作要維持多久,相信也是困擾很多人的一點,總不能每個風險項目都要沒完沒了的一直看管,那工作量也未免太大了。一般每個風險都有其期限,只要過了這個期限,意味著這個風險已充分管控到了,在定期檢討報告中,做適度的結案即可,如此循環,會看到新的風險項目增加,舊的項目一個一個的剃除,風險管理成了一種常態性業務,就是風險管理到位的表現。

Latest comments

03.11 | 01:10

上述11點,能做好好難~
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,不過覺得好扯,管理應該是變形的/彈性的,把它「標準化」「規格化」似乎不妥,即使是最低標準,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?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=合規就好呢?

03.05 | 22:09

My sentiments exactly!

Share this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