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理難,就如莊家與賭徒;管理不難,就是原理原則...

Apr. 10, 2018

原來專案管理就是交響樂團

冷颼颼的寒風,走在台北街頭,仰頭看到的是藍天白雲,身子卻不由得的縮捲了起來,是有冷的感覺。對於台北人而言,20度C以下的概念,外人很難理解。亞熱帶的氣候溫暖又熱情,如此的寒流,只不過是個小點綴,平淡無奇的天氣也會讓人有沉悶的感覺。
走在中山北路上,冷風襲面而來,不自覺的手也往口袋擠,只是找個舒適的空間。沒有人會在意路旁經過的身影,踩過幾片樹葉的吱喳聲響,伴隨著走路的那份樂趣。媒體的瘋狂造神、政客的嘴臉撕裂、想要尋找舞台的人的攀龍附鳳,....為的是甚麼?百思莫解,但這不是重點,頭腦裡浮現的盡是交響樂的場景。
抽空去聽了一場交響樂,除了音樂的饗宴外,好多的畫面盤繞在腦海裡,遲遲無法消去。以前對這塊領域的陌生,有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,但這不該是如此感動的主要因素,是還有一些看不到的元素吸引著自己。
看到交響樂團的演奏,一種很外行的想法浮現,卻又很現實。每個人都想要當主角,到哪裡去都一樣,問題是那麼多的樂手,每個人都有其專業的一面。誰不想當首席,但首席總就是那麼一兩位。如果沒有充分的認知與配合,演奏下來不知會是怎麼樣的結果。各唱各的調,樂器本身就帶有互相干擾性,應該會是亂成一團吧!但是沒有,交響樂團總是能夠很和諧的把樂曲詮釋得讓聽眾陶醉,這又是甚麼力量?左思右想,這不就是專案管理最重要的團隊建設。
或許是無聊慣了,或許是職業病,聽著交響樂,想的卻是專案管理,只因為兩者間有太多的相同。我在想,一場演奏會大約就是兩個半小時,中間休息半小時,如果樂手們身體稍有不適,或是尿急等情事出現,該如何是好?當然你一定會認為無聊,上場前就該全部準備好才能上的啊!
這就對了,專案管理不也該如此。在專業啟動前就該全部準備好,一旦啟動後,就不該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干擾,全力以赴才對,為何大部份的專案都沒做到?目標與文化的差異,這是個人的感受。樂團的和諧,是每個樂手對自己專業表現的一種執著與認真,平常練習是自我挑戰,沒有人逼迫的投入,為的就是一場演奏會。企業內的專案管理就不是如此,雜務一堆,接了新專案了,日常與過往的殘留雜務,讓專案人員無法專心精進技術,只能以應付的心態來交差了事,自然有所不同。
專案開始前的共識營,與專案的啟動會議,設計的精神本來就是讓成員有個更好的準備。一套很好的制度,在台灣人短視與迷信經驗法則的態度下,這樣的場合被認為是浪費時間,結果往往就是啟動後不順,造成不斷的推遲,形成惡性循環的局面。啟動前的時間寬裕很大,可以有很多的交流與準備;一旦啟動後,時間不等人的壓力立即報到,身心靈在壓力下,往往不聽使喚的讓心態轉變,逃避與推諉,成了專案推遲的主兇。

Latest comments

03.11 | 01:10

上述11點,能做好好難~
ISO 30414規範沒看過條文,不過覺得好扯,管理應該是變形的/彈性的,把它「標準化」「規格化」似乎不妥,即使是最低標準,那也何必給個最低標準呢?是要大家遵循最低標準=合規就好呢?

03.05 | 22:09

My sentiments exactly!

Share this page